看看新聞Knews綜合
2021-01-15 00:10:24
連日來,河北、黑龍江短期迅速出現不少感染者,持續吸引公眾的注意力。1月14日,河北省報告13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例。這是時隔8個月之後,國內首次出現本土死亡病例,讓人倍感震驚。
這起死亡病例帶來怎樣的警示?目前其他患者的救治情況如何?如何精準防控防止疫情在春節期間大規模反彈?針對大家關心的話題,河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閻錫新接受了看看新聞Knews的專訪。
石家莊死亡病例為何不治?
患者年齡並不算太大,為何短短4天時間內,其病程會發展得如此之快,以至於無法挽救生命?
據河北方面通報,該病例的死亡原因是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導致了心臟在內的多器官衰竭。這位現年68歲的女性患者來自於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屬疫情高風險地區。該病例於1月9日核酸檢測呈陽性,因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病情進展特別迅速。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還用到了氣管插管,體外膜肺支持等。
對此,參與救治這名患者的閻錫新告訴看看新聞,結合他過去一年臨牀救治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救治經歷來看,這名患者的不治與其既往10多年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病史直接關聯,尤其與其糖尿病控制不理想相關。
據閻錫新組長講述的救治過程,這名患者在入住定點醫院的當天病情就急轉直下,由於血容量不夠以及心功能嚴重損傷,出現了休克、血壓下降等症狀,並且患者呼吸困難加重。經國家和省內專家診斷,這屬於病毒感染後的心臟應激綜合症,且超聲顯示其心肌嚴重損傷。
根據救治方案,救治人員為患者實施了氣管插管,然而效果並不理想,於是給患者進行體外膜肺支持。治療的第3天,患者病情相對好轉。不幸的是,到了第4天患者病情繼續加重,且由原來的呼吸衰竭發展至循環衰竭,再發展至多器官衰竭。救治人員即使動用VA-ECMO(靜脈-動脈體外膜肺氧合)和主動脈球囊反搏術,終究也無力迴天。
河北其他重症患者救治情況如何?
截至1月13日晚,河北收治的重症患者有16例,年齡都在60歲以上。外界非常牽掛這些患者的病情,也十分關注是否有救治難度。
在閻錫新看來,這一次的患者多數是通過核酸檢測,從患者的密接者或高風險預期人羣中篩查出來的,而真正因為發熱咳嗽等肺炎臨牀症狀就診的畢竟佔比很少。而那些重症患者,也是在臨牀主動密切觀察下,根據患者是否有基礎疾病或者某種程度的低氧血癥進行判定或分型,較早地進行救治的。
閻錫新告訴看看新聞,目前所有重症患者的病情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沒有需要氣管插管的,更沒有做人工膜肺支持的。只要不出現重症轉危的情況,就不會有急轉直下。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些重症患者,河北省衞健委強調,國家級專家會同省市專家組,住在定點醫院,每天逐一進行會診,“努力確保不發生病亡和院感事件”。
為何要對重點地區的村民實施異地集中隔離?
目前,河北新增患者最多的城市依舊是石家莊,截至1月14日中午12點,石家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495例。而在黑龍江,綏化市的疫情最為嚴重,截至1月14日下午17點,累計確診病例已達92例,並且在吉林、山東等地都已經出現關聯病例。
這一輪疫情的暴發,也使得農村這一疫情防控薄弱環節暴露無遺。人們十分關心如何對症施策,對疫情做精準防控。
在閻錫新看來,讓高風險地區的老百姓進行居家隔離,存在着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生活生存條件的制約,都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隔離。
值注意的是,目前石家莊已經對重點村莊採取異地集中隔離模式,正在對隔離點進行連夜建設,預計首批600套集成房1月15日就能交付使用。
對此,閻錫新認為,讓重點地區的村民搬出村莊,到指定地點進行單間單人隔離,這是切斷傳播途徑非常重要的舉措,即使耗費巨大社會資源應在所不惜。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李瑤)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